• 藥物諮詢 (02) 7728-2123
  •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瀉不瀉有關係 ~ 談腹瀉與便秘用藥

以賢藥師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加上飲食不均衡,多少都有過「落賽」或「秘結」的經驗,在廁所一待就是大半天,多少會影響他人觀感與生活品質,嚴重時可能引起大腸激躁症、腸炎甚至腸癌,不可不重視。

不再一瀉千里,談腹瀉

  • 腹瀉是相較於平常排便狀況,明顯出現糞便變稀,不成形,水分及頻率同時增加的一種症狀。在二星期之內稱為急性腹瀉,超過兩星期則是慢性腹瀉。原因以腸胃炎最多,其他如消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症、食物中毒、先天性腸道異常、服用抗生素藥物或是精神壓力都可能引起。就醫時要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拉肚子的情況、時間及次數,有無服用過止瀉藥品。近期常聽到的「腸胃型感冒」,就是病毒或細菌同時存在於呼吸道與腸胃道而導致,腹瀉也是主要症狀之一,看醫師時也要記得告知 有無伴隨發燒、嘔吐或腹痛等其他症狀。
  • 常見的止瀉藥有吸附劑、抗胃腸蠕動劑及鉍鹽三類。本院有高克痢(Pecolin)懸乳液與舒腹達(Smecta®) 口服懸液用粉劑兩種吸附劑。高克痢懸乳液用前須振搖均勻,需要時使用。每袋舒腹達口服懸液用粉劑可與50西西水混勻,或與肉湯、果汁、菜泥或嬰兒食品等半 流質食物混勻後服用。吸附劑除了吸附腸道中的水分、細菌與毒素以外,同時也會干擾其他養分、酵素或藥品的吸收與排除,最好與其他食物或藥物隔開2個小時服用,以減少交互作用。
  • Loperamide HCl (Loperam®, 肚倍朗膠囊)為抗胃腸蠕動劑,可減緩胃腸蠕動,使物質在腸內停留更長時間,減少液體排出,常用於急性腹瀉或水便。酒精會加強此藥造成之頭昏現象,服藥期間 請勿飲用含酒精性飲料。如糞中帶血或發高燒、腸道發炎時、便秘或腹部腫脹或對藥物成份過敏者,請勿使用本藥。此外,本藥不可用於抗生素或細菌引起的腹瀉,可能會因毒素在腸內停留更久而讓腹瀉症狀更嚴重。鉍鹽 (Bismuth subcarbonate, 次碳酸鉍錠)有抑制小腸分泌及抗菌作用,能預防及治療旅行者腹瀉,可能有舌頭變黑、糞便變硬變黑的副作用。
  • 大多數人腹瀉時,怕吃了又拉,索性什麼都不吃,或是狂灌運動飲料,反而更不舒服。腹瀉時讓胃腸休息的觀念是沒錯,但要多補充水分以免脫水,同時避開油膩、高糖、奶製品、碳酸飲品及濃縮果汁等食物。飲食調整可從流質開始,慢慢加入固體食物,多半腹瀉會自行痊癒。部分市售運動飲料所含的電解質或糖份濃度太高,反而更容易引起腹瀉,可經醫師藥師指示選用電解質液或電解質錠來補充。

遠離只進不出,論便秘

  • 排便頻率因人而異,若排便次數每週少於三次,則易出現便秘相關症狀,如排便量變少,用力才能排便,有殘便感,或需藉助灌腸、瀉藥等幫忙才能維持排便正常。飲食中纖維或水分攝取不足,長時間久坐,懷孕、旅行及食物改變,有憋便習慣,大腸狹窄、腫瘤或息肉等都可能引起便秘,當便秘持續存在時,最好就醫檢查,主動告訴醫師排便狀況、大便狀態與便秘時間,以利對症下藥。
  • 瀉劑是治療便秘最常見的藥品,能促進腸道排空,暫時緩解便秘或軟便,也常經由醫師處方做為進行腸道各種檢查前或手術前的清腸劑,有膨脹型瀉劑、鹽類瀉劑、高滲透壓性瀉劑、刺激性瀉劑與潤滑劑等種類,必要時,可合併使用二種不同類型的瀉劑。
  • 膨脹型瀉劑如:樂瑪可顆粒劑(Normacol Plus Granules),能增加糞便重量,刺激腸道蠕動,使糞便不至於在大腸停留太久而導致水分全被吸收,其用法為將藥品包裝打開,倒出顆粒置於舌上,勿嚼碎或咬碎,配合一大杯水或果汁(約250cc)吞服,不可直接將顆粒加入水中沖泡,由於未服用足量的水可能會引起食道或腸道阻塞,本藥不適用於須限制水分者,如需併用其他藥品,請與本藥相隔2個小時以上。
  • 鹽類瀉劑如:氧化鎂錠,可保留腸道水分,形成體積較大的糞便,刺激腸道蠕動。少量時可做為制酸劑,能迅速中和胃酸,大量可以做為緩瀉劑,過量服用會產生鎂中毒,當排便恢復正常就應停藥。
  • 高滲透壓性瀉劑,像是甘油栓劑、浣腸劑(俗稱甘油球)、Lactulose (Lactul®, 樂多糖漿),能在小腸中形成高滲透壓,將水份拉往腸道中,同時局部刺激腸壁,增加腸蠕動而幫助排泄。
  • 刺激性瀉劑能增加腸道蠕動能力、刺激腸道平滑肌神經叢,增加腸內水分及電解質的分泌,常見藥品有Bisacodyl (Dulcolax®, 樂可舒腸溶糖衣錠)、Sennoside (Senokot®, 仙塞落糖衣錠)等,盲腸炎時不可使用刺激性瀉劑,如為腸溶錠劑型必須整粒吞服,不可剝半或嚼碎。刺激性瀉劑不建議長期使用,以免造成習慣性便秘。
  • 潤滑性瀉劑的主要成份為礦物油,可覆蓋在糞便表面使其軟化,防止糞便中的水份被腸吸收;孕婦不建議使用。
  • 某些愛美女性會自行購買瀉劑減重,其實瀉劑無法降低體脂肪,排出的只是水分,水分排掉以後,細胞體積縮小,組織間隙變窄,體重就會下降,不當使用下當心造 成電解質不平衡、脫水,拉到脫肛或腸絞痛等反效果。長期靠浣腸解便也要注意,若塞的力道太強,可能會發炎、流血、甚至產生潰瘍,若本身有痔瘡,會有肛門受傷問題,肛門括約肌變遲鈍,無法收縮,可能引起大便失禁。

平時養成良好排便習慣,有便意不要忍住,攝取足夠的水份與大量纖維質,如:蔬菜、水果、果汁、粗糙麵包等,養成運動習慣,強化腹部肌肉,促進腸蠕動,能幫助您擺脫腸道不適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