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國內18歲以上民眾,平均每4個人就有1個人患有高血壓,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也直線飆升,當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要小心高血壓上身,即使沒有任何症狀,高血壓對身體各個器官的損害早已悄悄開始,接下來與您分享幾個常見的錯誤案例與正確觀念。
案例一:時間快來不及了,匆匆忙忙跑進看診區,馬上坐在血壓計前量血壓?
有些病人會抱怨在醫院量的血壓都比在家裡高許多,其實像是氣溫改變、情緒、失眠、壓力或吸菸等都會影響血壓數值,像上面的量測方式錯誤情況更是屢見不鮮。以醫院常用的隧道式血壓計為例,量測前應該要先休息五分鐘,再坐到血壓計前面,脫掉外套或夾克,抬頭挺胸,隔著薄衣服或捲起袖子,手掌朝上,將手臂伸入隧道中,使手臂與心臟同高,按下按鈕。至於居家常用的手臂式血壓計,則要注意壓脈帶不宜太鬆或太緊,可以水平塞進兩根手指為最恰當。第一次量血壓時可以兩手都量,以了解血壓變化,之後固定量血壓高的那隻手即可,量測前三十分鐘,不宜吃飯、運動、抽菸、洗澡、喝茶、酒或咖啡,以免讓血壓上升,量血壓時更不能一邊講話或看電視,以免影響結果。最好能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壓,並在看診時將血壓數據提供給醫師參考。逢年過節時,血壓計是年輕人送給家中長輩以盡孝心的禮 品選擇之一,市面上血壓計品牌眾多,功能各異,選購給長者使用時,可優先選擇操作簡單,螢幕顯示數字大且清晰的產品,最好現場試用,詢問銷售人員,了解正 確使用步驟、後續保固或維修方式,別被價格左右,讓血壓計被束之高閣,電子式血壓計可每半年至一年校正一次,以確保數值準確。
案例二:我吃的血壓藥跟朋友不同,交換吃看看,看哪一粒效果好?
本院現有的降血壓藥物,依藥理作用區分為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利尿劑、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以及直接血管擴張劑共七大類。
服用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的病人,較不會出現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常見的乾咳副作用,這兩類藥品可能造成鉀離子升高,如需併用保鉀利尿劑、鉀鹽或鉀離子補充劑,請事先告知醫師或藥師。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與葡萄柚汁有明顯交互作用,不可與葡萄柚(汁)併服。避免在傍晚之後服用利尿劑,以免影響睡眠。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適用於高血壓,並伴隨前列腺症狀的男性病人,初次服用這類藥品時可能會感到頭暈頭痛、頭重腳輕與疲倦感,可在夜間或睡前服用,以減輕上述情形。服藥後,身體姿勢的變化不要太快,避免動作轉換而導致的姿勢性低血壓。服用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後,如出現呼吸困難、心跳變慢(低於醫師所定之標準)須立即回診告知醫師。血管擴張劑常見的副作用有頭痛、噁心與心悸等。兩個高血壓病人,即使血壓數值一樣,引起高血壓的原因與情況也不盡相同,治療高血壓需考量病人年齡與性別,有無抽菸、飲酒習慣,或有無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或腎臟病等疾病。評估病人在血壓過高時有無症狀,時間持續多久,數值多高,以及血壓過高是否已經損害心臟、腎臟或血管等器官,再選用合適藥物,千萬不要亂吃別人的血壓藥,或是呷好道相報,拿自己的血壓藥給別人吃,以免幫了倒忙,傷感情又傷身體。
案例三:血壓藥吃久會傷腰子,等頭暈、血壓高的時候才吃?
中風、眼睛血管病變、腎臟病變、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及血管疾病都是高血壓常見的併發症,血壓過高會對血管壁造成傷害,使血管硬化,血液流動的空間變窄,無法完整供應心臟及腦部等重要器官所需的氧氣與營養,導致併發症,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當血壓稍微高的時候就開始正確服用藥物,最能有效控制血壓,像是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與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兩類降血壓藥,對部分病人具有保護腎臟作用,萬一不吃藥,腎臟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會惡化腎功能,血壓上升,腎臟更得不到血液供應。此惡性循環的結果反而傷腎,等到出現頭暈頭痛、肩頸痠痛、胸悶心悸等症狀,或等血壓非常高的時候才來吃藥,就很難控制了。
案例四:久病成良醫,等到血壓值回復正常,藥就不吃了?
很多人對血壓的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只是數值稍微高一點,也沒任何不舒服就不管它,其實血壓忽高忽低對血管傷害很大,驟然停藥,可能會使血壓反彈性升高,反而更危險。明知道血壓高,卻害怕成為藥罐子而不想就醫也大有人在。其實現在有許多複方降血壓藥可供選擇,劑型設計為一顆藥丸內含多種降壓藥品成分,能減少全日藥品使用顆數,提高服藥順從性。服用藥物的目的在於減低高血壓相關併發症的發生,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像是多吃全穀類、蔬菜水果、低脂肪製品與富含不 飽和脂肪酸食物,少吃高膽固醇、高脂肪和鹽分過高的食物,戒菸、戒酒、減重不過胖、規律運動以及睡眠都可以有效控制血壓。
血壓控制是一場持久戰,當您被診斷出高血壓時,請配合醫囑與藥師指示,按時服藥,調整生活習慣,定期量血壓,才能預防高血壓帶來的後遺症威脅。
有些病人會抱怨在醫院量的血壓都比在家裡高許多,其實像是氣溫改變、情緒、失眠、壓力或吸菸等都會影響血壓數值,像上面的量測方式錯誤情況更是屢見不鮮。以醫院常用的隧道式血壓計為例,量測前應該要先休息五分鐘,再坐到血壓計前面,脫掉外套或夾克,抬頭挺胸,隔著薄衣服或捲起袖子,手掌朝上,將手臂伸入隧道中,使手臂與心臟同高,按下按鈕。至於居家常用的手臂式血壓計,則要注意壓脈帶不宜太鬆或太緊,可以水平塞進兩根手指為最恰當。第一次量血壓時可以兩手都量,以了解血壓變化,之後固定量血壓高的那隻手即可,量測前三十分鐘,不宜吃飯、運動、抽菸、洗澡、喝茶、酒或咖啡,以免讓血壓上升,量血壓時更不能一邊講話或看電視,以免影響結果。最好能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壓,並在看診時將血壓數據提供給醫師參考。逢年過節時,血壓計是年輕人送給家中長輩以盡孝心的禮 品選擇之一,市面上血壓計品牌眾多,功能各異,選購給長者使用時,可優先選擇操作簡單,螢幕顯示數字大且清晰的產品,最好現場試用,詢問銷售人員,了解正 確使用步驟、後續保固或維修方式,別被價格左右,讓血壓計被束之高閣,電子式血壓計可每半年至一年校正一次,以確保數值準確。
案例二:我吃的血壓藥跟朋友不同,交換吃看看,看哪一粒效果好?
本院現有的降血壓藥物,依藥理作用區分為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利尿劑、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以及直接血管擴張劑共七大類。
服用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的病人,較不會出現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常見的乾咳副作用,這兩類藥品可能造成鉀離子升高,如需併用保鉀利尿劑、鉀鹽或鉀離子補充劑,請事先告知醫師或藥師。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與葡萄柚汁有明顯交互作用,不可與葡萄柚(汁)併服。避免在傍晚之後服用利尿劑,以免影響睡眠。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適用於高血壓,並伴隨前列腺症狀的男性病人,初次服用這類藥品時可能會感到頭暈頭痛、頭重腳輕與疲倦感,可在夜間或睡前服用,以減輕上述情形。服藥後,身體姿勢的變化不要太快,避免動作轉換而導致的姿勢性低血壓。服用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後,如出現呼吸困難、心跳變慢(低於醫師所定之標準)須立即回診告知醫師。血管擴張劑常見的副作用有頭痛、噁心與心悸等。兩個高血壓病人,即使血壓數值一樣,引起高血壓的原因與情況也不盡相同,治療高血壓需考量病人年齡與性別,有無抽菸、飲酒習慣,或有無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或腎臟病等疾病。評估病人在血壓過高時有無症狀,時間持續多久,數值多高,以及血壓過高是否已經損害心臟、腎臟或血管等器官,再選用合適藥物,千萬不要亂吃別人的血壓藥,或是呷好道相報,拿自己的血壓藥給別人吃,以免幫了倒忙,傷感情又傷身體。
案例三:血壓藥吃久會傷腰子,等頭暈、血壓高的時候才吃?
中風、眼睛血管病變、腎臟病變、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及血管疾病都是高血壓常見的併發症,血壓過高會對血管壁造成傷害,使血管硬化,血液流動的空間變窄,無法完整供應心臟及腦部等重要器官所需的氧氣與營養,導致併發症,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當血壓稍微高的時候就開始正確服用藥物,最能有效控制血壓,像是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與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兩類降血壓藥,對部分病人具有保護腎臟作用,萬一不吃藥,腎臟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會惡化腎功能,血壓上升,腎臟更得不到血液供應。此惡性循環的結果反而傷腎,等到出現頭暈頭痛、肩頸痠痛、胸悶心悸等症狀,或等血壓非常高的時候才來吃藥,就很難控制了。
案例四:久病成良醫,等到血壓值回復正常,藥就不吃了?
很多人對血壓的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只是數值稍微高一點,也沒任何不舒服就不管它,其實血壓忽高忽低對血管傷害很大,驟然停藥,可能會使血壓反彈性升高,反而更危險。明知道血壓高,卻害怕成為藥罐子而不想就醫也大有人在。其實現在有許多複方降血壓藥可供選擇,劑型設計為一顆藥丸內含多種降壓藥品成分,能減少全日藥品使用顆數,提高服藥順從性。服用藥物的目的在於減低高血壓相關併發症的發生,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像是多吃全穀類、蔬菜水果、低脂肪製品與富含不 飽和脂肪酸食物,少吃高膽固醇、高脂肪和鹽分過高的食物,戒菸、戒酒、減重不過胖、規律運動以及睡眠都可以有效控制血壓。
血壓控制是一場持久戰,當您被診斷出高血壓時,請配合醫囑與藥師指示,按時服藥,調整生活習慣,定期量血壓,才能預防高血壓帶來的後遺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