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靈可說是世界上用途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在媒體報導上也常常見到它的身影,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廣告詞,也常有名醫們現身說法,告訴民眾如何天天服用這顆小藥丸來「護心」。近年來研究發現它除了能解熱、鎮痛、抗發炎及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外,可能還有預防癌症等功效。對於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藥物,究竟該不該吃,又該如何正確的服用?希望藉由本文讓大家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阿斯匹靈的發現
阿斯匹靈的化學名為乙醯水楊酸(acetylsalicylic acid)。自西元前五世紀,希臘名醫Hippocrates即已採用白楊樹皮的萃取物(含有salicin)來退燒止痛,在1830年代,科學家將salicin轉換為salicylic acid,1897年德國化學家Felix Hoffmann進一步將之轉換為穩定的結構acetylsalicylic acid,1899年以aspirin之名稱正式上市,至今使用已超過一世紀。
阿斯匹靈的作用方式
阿斯匹靈可以經由阻斷造成疼痛及發炎物質前列腺素的生成,達到止痛及抗發炎的效果,並經由調控大腦下視丘的恆溫中心以降低體溫;另外亦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故可以預防血栓形成,防止血管堵塞。
阿斯匹靈的官方用途
目前衛生署所核准的用途為退燒、止痛、預防心肌梗塞、預防心栓性栓塞症、短暫性缺血性發作。阿斯匹靈用於解熱、鎮痛、抗發炎的劑量一般較高,約需每4-6小時服用325-650毫克;用於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功效則在近20多年來陸續被証實,使用劑量相對來說較低,目前研究中曾使用的劑量從每日30毫克至325毫克都有報告。若是已發生過阻塞性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心絞痛、週邊血管疾病…等)的病人,每日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顯著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的再發率或是與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對於健康的一般民眾,則需仔細評估服藥所帶來的益處與風險,目前建議對於十年後發生第一次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為6-10%以上(風險計算與年齡、糖尿病、抽煙、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因素有關,請與您的醫師作確認)的族群才需規律服用。
阿斯匹靈的其他用途及潛在發展
預防川崎症候群(Kawasaki syndrome)之冠狀動脈病變:美國心臟協會及小兒科學會建議,在川崎症候群的急性期,可併用高劑量阿斯匹靈及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預防冠狀動脈病變。使用的時間長短視情形而定,但在停用高劑量後應持續使用低劑量直至確認無冠狀動脈病變產生為止。
預防癌症:目前的研究顯示每日服用阿斯匹靈300毫克以上,連續服用5年對於預防大腸直腸癌似乎有所益處,另外也有部分研究顯示它可以預防前列腺癌、乳癌、食道癌等癌症,然而在研究的結果尚未一致,且考量此藥的副作用及尚有其他可以篩檢癌症方法的情形下,對於是否建議使用它來預防癌症尚無定論。
預防妊娠毒血症:阿斯匹靈一般不建議於懷孕時服用,但部分研究顯示低劑量使用時對於高危險族群可預防子癇前症的發生,但確切的適用族群、使用時機及劑量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預防失智症:多半為觀察性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推測可能與阿斯匹靈可以降低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或是抗發炎等作用有關。確切的角色仍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使用阿斯匹靈的注意事項
阿斯匹靈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腸胃道毒性(噁心、嘔吐、胃灼熱、潰瘍…等)及增加出血的危險,要特別強調的是,以腸衣劑型保護或是併用制酸劑只能降低它對胃部的刺激,並不能阻止它對粘膜的破壞,因此仍不可忽視腸胃道出血的可能性。本院目前有兩種劑型,一為安心平腸溶微粒膠囊100毫克(Espin?),另一為阿斯匹林腸溶膜衣錠100毫克(Aspirin Protect),兩者皆屬腸溶劑型,對胃黏膜的刺激較小,一般建議以大量開水整粒吞服,但在使用於急性冠心症病人時,為達快速吸收,膜衣錠可嚼碎以快速達到血中所需濃度。另外由於阿斯匹靈可能會增加侵入性治療(開刀、拔牙…等)出血的風險,因此在術前數天需停藥,停藥時間視術式及個人情形而定,請於排定治療時先與醫師確認。在兒童及青少年發燒時不建議使用阿斯匹靈,尤其是在罹患流行性感冒或水痘時,因為可能會引發「雷氏症候群」(一種原因不明的腦病變,較好發於兒童,可能與病毒感染及服用阿斯匹靈有關)。
結語
每日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雖然已經研究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可能對身體有一些其他的保護作用,但一般民眾不應就因此將它當作「萬靈丹」,仍須經過醫師評估過相關的風險性及可能的益處後,再決定是否要將它當作另一個「終身伴侶」。
阿斯匹靈的化學名為乙醯水楊酸(acetylsalicylic acid)。自西元前五世紀,希臘名醫Hippocrates即已採用白楊樹皮的萃取物(含有salicin)來退燒止痛,在1830年代,科學家將salicin轉換為salicylic acid,1897年德國化學家Felix Hoffmann進一步將之轉換為穩定的結構acetylsalicylic acid,1899年以aspirin之名稱正式上市,至今使用已超過一世紀。
阿斯匹靈的作用方式
阿斯匹靈可以經由阻斷造成疼痛及發炎物質前列腺素的生成,達到止痛及抗發炎的效果,並經由調控大腦下視丘的恆溫中心以降低體溫;另外亦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故可以預防血栓形成,防止血管堵塞。
阿斯匹靈的官方用途
目前衛生署所核准的用途為退燒、止痛、預防心肌梗塞、預防心栓性栓塞症、短暫性缺血性發作。阿斯匹靈用於解熱、鎮痛、抗發炎的劑量一般較高,約需每4-6小時服用325-650毫克;用於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功效則在近20多年來陸續被証實,使用劑量相對來說較低,目前研究中曾使用的劑量從每日30毫克至325毫克都有報告。若是已發生過阻塞性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心絞痛、週邊血管疾病…等)的病人,每日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顯著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的再發率或是與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對於健康的一般民眾,則需仔細評估服藥所帶來的益處與風險,目前建議對於十年後發生第一次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為6-10%以上(風險計算與年齡、糖尿病、抽煙、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因素有關,請與您的醫師作確認)的族群才需規律服用。
阿斯匹靈的其他用途及潛在發展
預防川崎症候群(Kawasaki syndrome)之冠狀動脈病變:美國心臟協會及小兒科學會建議,在川崎症候群的急性期,可併用高劑量阿斯匹靈及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預防冠狀動脈病變。使用的時間長短視情形而定,但在停用高劑量後應持續使用低劑量直至確認無冠狀動脈病變產生為止。
預防癌症:目前的研究顯示每日服用阿斯匹靈300毫克以上,連續服用5年對於預防大腸直腸癌似乎有所益處,另外也有部分研究顯示它可以預防前列腺癌、乳癌、食道癌等癌症,然而在研究的結果尚未一致,且考量此藥的副作用及尚有其他可以篩檢癌症方法的情形下,對於是否建議使用它來預防癌症尚無定論。
預防妊娠毒血症:阿斯匹靈一般不建議於懷孕時服用,但部分研究顯示低劑量使用時對於高危險族群可預防子癇前症的發生,但確切的適用族群、使用時機及劑量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預防失智症:多半為觀察性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推測可能與阿斯匹靈可以降低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或是抗發炎等作用有關。確切的角色仍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使用阿斯匹靈的注意事項
阿斯匹靈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腸胃道毒性(噁心、嘔吐、胃灼熱、潰瘍…等)及增加出血的危險,要特別強調的是,以腸衣劑型保護或是併用制酸劑只能降低它對胃部的刺激,並不能阻止它對粘膜的破壞,因此仍不可忽視腸胃道出血的可能性。本院目前有兩種劑型,一為安心平腸溶微粒膠囊100毫克(Espin?),另一為阿斯匹林腸溶膜衣錠100毫克(Aspirin Protect),兩者皆屬腸溶劑型,對胃黏膜的刺激較小,一般建議以大量開水整粒吞服,但在使用於急性冠心症病人時,為達快速吸收,膜衣錠可嚼碎以快速達到血中所需濃度。另外由於阿斯匹靈可能會增加侵入性治療(開刀、拔牙…等)出血的風險,因此在術前數天需停藥,停藥時間視術式及個人情形而定,請於排定治療時先與醫師確認。在兒童及青少年發燒時不建議使用阿斯匹靈,尤其是在罹患流行性感冒或水痘時,因為可能會引發「雷氏症候群」(一種原因不明的腦病變,較好發於兒童,可能與病毒感染及服用阿斯匹靈有關)。
結語
每日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雖然已經研究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可能對身體有一些其他的保護作用,但一般民眾不應就因此將它當作「萬靈丹」,仍須經過醫師評估過相關的風險性及可能的益處後,再決定是否要將它當作另一個「終身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