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變美是由古至今所有女人的共同課題。東方人的審美觀,認為皮膚白皙就是一種美,一白可以遮三醜,因此對於即將到來的炎炎夏日,美白就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市面上有關美白的產品琳琅滿目,包括化粧品、保養品、藥妝產 品、吃的、擦的、噴的、抹的…等,可以擺滿百貨公司的一整層樓,在此特別針對美白藥品成分作介紹。
通常人體黑色素的形成,是經由日照或體內產生的自由基,使酪胺酸(Tyrosine)經過一系列的轉化而形成黑色素,過程中都需要一些酵素或輔酶來促進黑色素的轉化,如酪胺酸酶(Tyrosinase)或銅離子(Cu2+)。 而市面上美白成分的作用機轉大部分就是針對黑色素轉化的路徑,進一步減少黑色素產生。
一般民眾最常聽到的美白藥品就是美白三合一藥膏,主要成分包含對苯二酚、A酸及弱效的類固醇。其中對苯二酚(Hydroquinone)為主要的美白成分,作用機轉是藉由抑制酪胺酸酶,阻斷酪胺酸轉換成黑色素,並使黑色素細胞中的黑色素體分解而導致黑色素細胞壞死,可減少黑色素形成甚至破壞黑色素。在臨床上,對雀斑、老人斑、口服避孕藥誘發之肝斑及化粧品所導致之黑色素沈積,均有消褪漂白之作用,但不當使用易造成皮膚炎、紅斑、灼傷及不規則皮膚去色素化等副作用,因而造成皮膚受傷。衛生署自民國79年起,就將對苯二酚列為藥品管理,化粧品不得添加。為避免發生不規則皮膚去色素化及嚴重副作用,對苯二酚連續使用達六個月需暫停使用一段時間;建議若使用2-4個月仍沒見到成效,應在諮詢過醫師的意見後考慮停止使用。
維他命A酸(Tretinoin)可以促進表皮老舊角質的新陳代謝,刺激真皮層內纖維母細胞增生,合成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因此可以避免角質層堆積,清理阻塞毛細孔與皮脂腺,可以有效治療粉刺且減少粉刺與青春痘的形成的機會,在加速代謝的過程中,可促使黑色素排除。臨床上還可以用於黑斑、雀斑,改善毛孔粗大、皮膚暗沉、粗糙膚質…等。A酸使用初期皮膚可能會產生紅斑、灼熱感、搔癢、乾燥及落屑的現象,少數人甚至皮膚會變的更黑,而這些不良反應的症狀通常會持續1-2週,在治療一個月後便會開始減輕,停止使用後也會回復正常,另外要注意的是孕婦需避免使用。目前市面上已有許多新開發,類似A酸的產品,如Adapalene、Tazarotene…等,作用機轉和A酸相似,但刺激性較少,可增加使用者的接受度。使用維他命A酸也可以再配合保濕的產品,可進一步預防皮膚乾燥。搭配弱效的類固醇藥膏則是可以減輕對苯二酚或A酸可能造成的皮膚刺激、紅腫…等現象。
使用美白三合一藥膏要特別注意的是對苯二酚在光照下可能會變黑,而且A酸本身也具有光敏感性,所以 通常是建議在晚上使用,白天洗淨後再加強防曬程序。而且不管之後有沒有繼續使用,平常就要作好防曬工作,以免造成皮膚反黑。
除了美白三合一藥膏之外,先前還流傳美白針的神奇美白效果,而所謂美白針的主要成分是由傳明酸(Tranexamic acid),和其他抗氧化成份(如維他命C)及一些營養物質所組成。傳明酸在臨床上主要運用於止血,作用機轉是經抑制體內凝血機轉中胞漿素 (Plasmin)形成,進而達到凝血的作用,具有止血、抗發炎及抗過敏的效果。近來發現在抑制發炎反應的過程中,可減少角質細胞經由酪胺酸轉換成黑色素,間接達到美白的成效。因為傳明酸具凝血作用,所以不建議用於有血栓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傳明酸運用在美白上,目前衛生署只核可外用劑型,一般化粧品限用量0.5%,藥用成分管理則可到2%-3%;針劑或口服的劑型,都屬於藥品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產品,開立的醫師應確實告知病人,使用原因及可能造成的風險,而且因使用藥品仿單核准之外的適應症,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不能提出藥害救濟申請,民眾在施打美白針時應該要審慎評估。
民眾在市面自行購買的美白產品中,衛生署所核可用於美白的成分,如維他命C(Vitamin C)、麴酸(Kojic Acid)、洋甘菊萃取(Chamomile ET)、熊果素(Arbutin)…等。維他命C的美白效果,主要是抗氧化作用可還原黑色素;麴酸可與銅離子螫合,阻止與酪胺酸酶作用,進而減少黑色素形成;洋甘菊萃取是因抗發炎的效果,可減少因日曬使皮膚發炎的黑色素沉澱;熊果素在體內可代謝成為對苯二酚的成分,所以作用原理和對苯二酚相同。
不管是美白三合一藥膏,還是美白針,都是要醫師開立才能使用,且須定期追蹤觀察,建議有需求的民眾可以求診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對於藥品正確的使用方式和觀念也可請教藥師,以確保達到用藥安全及更好的療效。化粧品方面,衛生署對於添加美白效果的成份,都有一定的規範及含量限制,民眾要注意選擇合法上市的產品,不宜購買來路不明、成分標示不清或誇大不實的產品,畢竟擁有健康,才是最美麗的人生。
維他命A酸(Tretinoin)可以促進表皮老舊角質的新陳代謝,刺激真皮層內纖維母細胞增生,合成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因此可以避免角質層堆積,清理阻塞毛細孔與皮脂腺,可以有效治療粉刺且減少粉刺與青春痘的形成的機會,在加速代謝的過程中,可促使黑色素排除。臨床上還可以用於黑斑、雀斑,改善毛孔粗大、皮膚暗沉、粗糙膚質…等。A酸使用初期皮膚可能會產生紅斑、灼熱感、搔癢、乾燥及落屑的現象,少數人甚至皮膚會變的更黑,而這些不良反應的症狀通常會持續1-2週,在治療一個月後便會開始減輕,停止使用後也會回復正常,另外要注意的是孕婦需避免使用。目前市面上已有許多新開發,類似A酸的產品,如Adapalene、Tazarotene…等,作用機轉和A酸相似,但刺激性較少,可增加使用者的接受度。使用維他命A酸也可以再配合保濕的產品,可進一步預防皮膚乾燥。搭配弱效的類固醇藥膏則是可以減輕對苯二酚或A酸可能造成的皮膚刺激、紅腫…等現象。
使用美白三合一藥膏要特別注意的是對苯二酚在光照下可能會變黑,而且A酸本身也具有光敏感性,所以 通常是建議在晚上使用,白天洗淨後再加強防曬程序。而且不管之後有沒有繼續使用,平常就要作好防曬工作,以免造成皮膚反黑。
除了美白三合一藥膏之外,先前還流傳美白針的神奇美白效果,而所謂美白針的主要成分是由傳明酸(Tranexamic acid),和其他抗氧化成份(如維他命C)及一些營養物質所組成。傳明酸在臨床上主要運用於止血,作用機轉是經抑制體內凝血機轉中胞漿素 (Plasmin)形成,進而達到凝血的作用,具有止血、抗發炎及抗過敏的效果。近來發現在抑制發炎反應的過程中,可減少角質細胞經由酪胺酸轉換成黑色素,間接達到美白的成效。因為傳明酸具凝血作用,所以不建議用於有血栓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傳明酸運用在美白上,目前衛生署只核可外用劑型,一般化粧品限用量0.5%,藥用成分管理則可到2%-3%;針劑或口服的劑型,都屬於藥品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產品,開立的醫師應確實告知病人,使用原因及可能造成的風險,而且因使用藥品仿單核准之外的適應症,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不能提出藥害救濟申請,民眾在施打美白針時應該要審慎評估。
民眾在市面自行購買的美白產品中,衛生署所核可用於美白的成分,如維他命C(Vitamin C)、麴酸(Kojic Acid)、洋甘菊萃取(Chamomile ET)、熊果素(Arbutin)…等。維他命C的美白效果,主要是抗氧化作用可還原黑色素;麴酸可與銅離子螫合,阻止與酪胺酸酶作用,進而減少黑色素形成;洋甘菊萃取是因抗發炎的效果,可減少因日曬使皮膚發炎的黑色素沉澱;熊果素在體內可代謝成為對苯二酚的成分,所以作用原理和對苯二酚相同。
不管是美白三合一藥膏,還是美白針,都是要醫師開立才能使用,且須定期追蹤觀察,建議有需求的民眾可以求診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對於藥品正確的使用方式和觀念也可請教藥師,以確保達到用藥安全及更好的療效。化粧品方面,衛生署對於添加美白效果的成份,都有一定的規範及含量限制,民眾要注意選擇合法上市的產品,不宜購買來路不明、成分標示不清或誇大不實的產品,畢竟擁有健康,才是最美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