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直是個令人害怕的疾病,根據衛生署公布的2008年十大死因,癌症依舊排名第一順位。過去在治療癌症的選擇上主要包括外科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而標靶藥物的出現已成為許多癌症治療的另一個選擇。
標靶藥物顧名思義即專一作用在腫瘤生長相關的“標靶”來抑制腫瘤。而這些“標靶”包括與腫瘤生長相關的接受體、基因或訊息傳遞路徑以及腫瘤血管新生因子等;由於標靶藥物作用在特殊位置,因此相較於傳統化學藥物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小,也比較不會有一般常見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血球抑制或掉髮等。
根據衛生署2008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又再度名列十大死因的第三名了。在台灣,近20年來腦血管疾病都高居十大死因的前三位,而其中又以腦中風最為常見,在老年族群中,腦中風更是十大死因之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腦中風是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二名,而且隨著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快速成長及人口老化,預期2020年之前,此排名將不會變動。另外,據估計每五個腦中風的存活者中,有一個人將在五年內發生第二次腦中風,如此高的復發率及復發後所造成的重度殘障,將帶給家庭及社會沉重的負擔,這些都再再的提醒我們預防腦中風是多麼重要的課題。
相信多數男性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曾經有過以下症狀:頻尿、急尿、夜 尿、小便遲緩、間歇式排尿、尿後涓滴及尿不乾淨的感覺,甚至會有排尿疼痛或尿急失禁的不舒服現象,這些症狀統稱「下泌尿道症狀」。下泌尿道症狀泛指膀胱或 泌尿道有問題時,表現在膀胱儲存或排尿期間或排尿後所產生的不正常症狀。偶發的暫時性下泌尿道症狀並不影響我們的生理變化功能,但如果症狀時常發生,而嚴 重影響生活品質時,那就成為一種疾病。
第 26 頁,共 32 頁